本报记者 吴云

4月21日11时,正是居民做午饭的时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山花园小区1号楼楼顶,一个大型油烟集中净化器正在运转,收集的餐厨油烟废气统一通过这套设备处理后再进行排放。“以前到了饭点,厨房里的油烟味儿就很重。现在基本闻不到什么油烟味了。”上山花园小区1号楼居民佟伟说。

这是徐州经开区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改善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徐州经开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底色越擦越亮:PM2.5浓度降至42.6微克/立方米、实现2018年以来“四连降”;优良天数比率77.3%,创造了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成绩,开创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的新局面。

成绩源自精准治污模式的高标准创新。徐州经开区摒弃“一刀切”和简单粗暴扩大化的处理方式,积极探索信息化、差别化、精细化监管执法模式。

实行“信息化”监管,确保污染在哪里产生、巡查执法力量就到达哪里。曾入选工信部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项目的金龙湖绿网,已贯通预警管控、在线监控和末端治理3大功能。6个镇(街)国标站投入运行,32个大气微站、2部颗粒物激光雷达覆盖全域,51家涉VOCs重点排放企业、132处在建项目工地、3家电厂等全部联网,配套实施24小时值守、重点时段盯防、高值会战等攻坚机制。

实行“差别化”管控,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在全市率先推出工程机械和VOCs产排行业差别化管控机制,通过“绿名单”和“蓝名单”政策激励,143家涉VOCs企业完成低原辅材料替代,占全区VOCs排放总量95%以上的51家重点企业全部安装RTO、RCO(VOCs治理技术)设施并完成深度治理。

实行“精细化”管理,解决油烟、扬尘问题。实施居民小区油烟集中治理工程,在首批8个居民小区楼安装油烟集中收集设施,油烟集中收集率达95%以上;实施工业烟气“屋顶拦截”工程,给生产车间戴上“口罩”。一期81家工业企业完成推广,有效抑制烟气散逸,并成功入选全省环保改革创新案例;道路扬尘实行精细化保洁工程,配置2台深度清洁车、11台雾炮车、40台洒水车、27台洗扫车和8台微型扫地车,推行“洗扫入园、进企、清社区”保洁机制,2021年全区降尘量降至4.2吨/平方公里,成绩位居全市第一。

减存量、优增量,增加生态“含绿量”。投入近3亿元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关闭9家水泥企业,退出3家搅拌站,取缔12家小化工企业和13家铸造企业,拆除8家砖瓦企业,累计盘活低效闲置用地近万亩,实现了淘汰低端产能、腾挪高端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一举多得”。

强创新、转动能,提升发展“含金量”。推进产业资源与科教资源、创新资源深度融合,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等大院大所合作,全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协鑫联合创新中心、万邦联合创新中心成功签约,徐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晋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协鑫硅材料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研究成功入选科技部“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项目。

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绿色园区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徐州经开区汇聚治污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跑出了绿色转型“加速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