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诗词
(相关资料图)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品简介
《长歌行》:
汉乐府中的一首诗,属于《相和歌辞》,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诗篇。《长歌行》古辞共三首,此诗为第一首,最早见于萧统《文选》。
乐府:
古代音乐机关,秦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主管收集编纂各地民间歌谣、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歌行体:
古代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裁。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诗词鉴赏
全诗要表达的就是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但前面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自然界的景物:园中葵——万物——百川,这就是常见的托物起兴。
先写“园中葵”:
先以“青青”一词写出“园中葵”青翠旺盛的形态,接着描写出园中葵早上沐浴着露水,直到阳光把露水晒干,言下之意就是青绿的园中葵一直在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
再写万物:
三、四两句由园中葵推及万物,阳光雨露下的万物都在争相努力,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四句诗,由点到面,展示万物在春天的阳光雨露下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状态。
写春华秋竭的自然法则:
五、六句以拟人手法写出万物常常担心秋天到来时,昔日奕奕生辉的枝叶会变得焦黄枯萎,衰败凋零。万物在自然法则面前无能为力,青春凋谢不可避免,“常恐”表现“青春”稍纵即逝,值得珍惜的道理。
进一步拓展,写百川:
七、八句写百川之水东流入海一去不回的现象,并以反问句“何时复西归”来催人警醒。这实际上是用中华文化中常见的以水喻时的方法来引起人们思考,告诫人们:青春易逝,时光一去不回头。
点出主旨:
九、十句从反面点出全诗主旨:青春年少时如果不努力,到老的时候只能白白的伤悲了,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否则,老了以后再后悔就没有用了。
托物起兴:
这就是民歌中常用的“托物起兴”手法,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前面八句,从园中葵写到自然万物,再写到滔滔东去的流水,是为后面阐述人生道理作比。
全诗托物起兴,以物作比,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发出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趁少壮年华奋发努力有所作为。
需要注意的是:托物起兴,所托之物,与所兴之情,所兴之理,要有相关之处,有相似之点。本诗之中,强调的是岁月如梭,时光如水,要及时努力。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青春年华,就像滔滔东去的江水,不去不回头,当然要及时努力了。
名句赏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年老时再悲伤也没用了。提醒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向上,不能虚度光阴。句中的“徒”字意思是“空”“白白地”,在句中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就是虚度;二是说年轻时不努力,到老年时才醒悟,那将于事无补,只能空叹息,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杂诗》:“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首诗运用比喻手法,感叹人生的飘忽不定,命运的不可把握,勉励人们要活在当下,及时行乐。
而“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常被人们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