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天有什么事引发了几乎全网的“沸腾”,毫无疑问在多个平台首播的周杰伦新专辑同名主打MV排得上号。据各家公布的“战报”显示,其中QQ音乐上线1小时47分钟后,播放、分享、评论均打破该平台MV单日数据历史记录,快手上这一MV则仅用3小时播放量就已破亿,此外咪咕音乐、哔哩哔哩也都分享了这一MV的相关数据。
对此有网友调侃道,“只有网易云音乐用户受伤的世界达成了”,仿佛在诉说网易云音乐缺失相关版权已久的痛楚。
(资料图)
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来各平台在用户翘首以待周杰伦新歌发布的前后,也都纷纷在音质上做起了文章。
其中,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下文简称为TME)今日宣布与杜比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QQ音乐也成为首家支持杜比全景声的国内在线音乐平台。无独有偶,B站也在首发周杰伦新歌MV时表示,将上线Hi-Res(High Resolution Audio,即高解析度音频)无损音质功能。就连与周杰伦新歌“绝缘”的网易云音乐,也在一天前抢先发布了“空间音频 即将上线”的海报,试图刷一波存在感。
对于这些平台而言,如今似乎除了在获得版权时“奔走相告”外,又开始在提升音质方面陷入了“内卷”。
为了争夺更多的用户,或者说是让付费用户有“物超所值”之感,提升音乐品质其实也在意料之中。而致力于革新音乐行业的苹果,此前就凭借着“iPod+iTunes”的模式展现了通过网络销售正版音乐的可行性;随后在流媒体时代,Apple Music也再次以“Apple Music+AirPods”的方式,占据15%的市场份额、位居海外市场第二名。
与此同时,Apple Music还在不断进行音质方面的升级,其去年6月推出无损音质,以及支持杜比全景声的空间音频功能,并面向订阅用户免费。而所谓“支持杜比全景声的空间音频功能”,就是通过混音来展现声音的多维度与高清晰度,而高解析度无损音质最高则可达到192kHz/24 bit。
继Apple Music对订阅用户开放无损音乐后,亚马逊方面也宣布不再对Amazon Music HD(高清音乐服务)收取额外费用。并且在此之前,海外在线音乐平台领头羊Spotify也曾宣布将推出CD级别的HiFi无损音质订阅计划,不过至今“Spotify HiFi”仍处于画饼状态。
尽管如此,各平台开始“追求”更高音质、画质的举动,无论是出于增加付费服务的“卖点”也好,还是搭配硬件销售的“附加体验”也罢,提升用户体验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
不过一些相关平台所宣称的无损音质等技术,会被发烧友们诟病为“假无损”也并不是全无道理。
首先,在Apple Music宣布支持无损音质时,就曾指出“AirPods全系都不支持播放无损音质”,原因是这一系列耳机均采用的是Apple AAC蓝牙编解码器,但由于蓝牙连接限制了数据传输带宽,使得其无法支持无损音质。
事实上,绝大部分TWS耳机几乎都有这样的短板。用户如果想要实现“真无损”体验,不仅要有相应的前端设备,还需考虑音源、数据传输方式等因素。
“千元以下耳机听个响”这句话,其实也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任何音频文件压制的过程中,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耗,并且对于播放设备、源文件等各方面因素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而如今各大在线音频平台争相推出更高品质的内容,或许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专业人士及特定场景的需求,也让更多普通消费者对“音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就像斯蒂芬·维特在《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所说的一样,“大多数听众其实并不关心音质,坚持抱有‘人们对完美音质有着永久迷恋这种概念’,是音乐产业不懂它的消费者的早期信号”。这其实一方面就说明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好听的旋律、喜欢的歌手,可能才是听歌的首要考量。
而在如今这些在线音乐平台进行音质升级的过程中,或许也不是没有“傲慢与偏见”,毕竟大部分用户不仅受限于设备无法享受无损音质,诸如杜比全景声等体验也都有着各自对于设备的要求。
比如Apple Music的空间音频功能,自然是特供苹果自家AirPods系列的部分产品;QQ音乐日前支持的杜比全景声体验,也只有在通过认证的手机等设备上,才能得以展现;即便是早于苹果在空间音效这条技术路线上有所突破的索尼,360 Reality Audio同样也需要硬件与软件来配合使用。
不难发现,想实现更好的听歌体验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但对于绝大部分的用户来说,音质终归只是锦上添花的选项而已。
不过就像周杰伦即将推出的新专辑为沉寂许久的华语乐坛注入了活水一般,如今各大平台的音质升级,同样也或多或少地提升了部分用户的体验。并且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创作者来说,杜比全景声的意义或许更大,因为它能够完全打开了创作者的想象力”。
而当更多听众开始注意到音乐所承载的信息,创作者的意图也能更完整地传达给听众时,对于音乐本身而言,不也是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