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知道,最近一年,人工智能解锁了一项新技能:根据语义自动生成图片。
没错,我说的正是DALL-E(以及它后续的进化版本DALL-E 2),它出自大名鼎鼎的OpenAI,就是那个创造了迄今为止参数规模最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GPT-3 的开发机构。
(相关资料图)
DALL-E是人类插画师的公敌——你只要输入任何一段文字描述,哪怕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DALL-E也可以自动输出匹配的图片,比如当你输入“考拉骑摩托车”,它就会输出这样一张图片。
DALL-E的产品经理对此解释道:如果DALL-E看过许多考拉的照片,而这些照片的标题就是考拉,那么这个模型就会知道考拉的样子;如果输入的是“考拉骑摩托车”,那么DALL-E就会结合它自己对考拉,摩托车,以及骑行的概念来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
必须承认,它解释得还不错,你可以用任何刁钻的题目去考验DALL-E(网上有很多相关的图片)。The Verge就此赞叹,DALL-E 2将掀起一场以“创造力”为主题的革命。
但真的是这样么?
何为创造力
如果侯世达是对的,那么The Verge显然言过其实了,因为在这位人工智能专家看来,“拥有创造力是和情绪联系在一起的。强烈的智识激情,好奇心和驱动力,愉悦感和玩耍心,乐趣,神秘,发明欲望——所有这些在今天的计算机里都找不到。什么都没有,零。”
不得不说,我站在侯世达这边。我的看法可能过于老套了,那就是AI不过是在玩些小把戏。它再怎么折腾,DALL-E的画技再高,也诞生不了人类称之为“艺术”的东西。
从本质上讲,现在所谓的人工智能,就是通过数据完成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它不产生任何“新东西”,从逻辑上就否定了“创造力”——艺术家最珍视的东西。
而艺术家普遍看不上DALL-E,是因为它没有“灵魂”。这样的观点听起来有些务虚,但这次他们是对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正在谈论的是除了探寻真理之外人类最伟大的心智活动——艺术。而进入现代以后,几乎任何一种对“艺术”的定义,都绑定着“情绪”二字,那是AI再怎么训练也没有的东西,所以它创作不出艺术。
何谓艺术?在原始社会,艺术是人神沟通的巫术。前现代时期,艺术最大的功能是“再现”。但进入现代,艺术脱离了实际用途,它更多是指始于情感冲动,落于实体物上的情绪表达,这些实体物可以是画布,文字,雕塑,也可以是歌唱和呐喊,但它一定是与非理性的情绪相伴。
拿绘画来说,前现代时期,绘画的任务就是“再现”,当照相机诞生后——以及与之“抗衡”的马奈诞生后,这个任务就消解了,绘画合法性的来源,就由“画得像”,变为传递某种无法言喻的情绪,绘画的灵魂,开始游荡在思想和语言之下的幽暗深处。
是啊,想想多么可笑,人类进化出语言,发明了文字,就总想用这些符号解释外在世界,表达内在自我,但语言和文字真能严丝合缝地“匹配”我们的每一缕情愫么?并不能。人脑负责情绪的部分比负责理性的部分(其中就包括语言区)提早进化了几十万年,情绪比理性敏感得多,总有些幽微的情绪无法言喻,不可诉说,一说出来就错,一写出来就浅薄,因此哪怕再过数万年,人类在大脑的边缘系统也会固执地保留着一个摆脱了以语言为中介的表达渠道。
总之,文字无法驾驭的非理性的东西,绘画可以。绘画拥有越过符号,直击灵魂的力量,它能承载文字无法承受之重。它既可以是你的铠甲,也可以是你的软肋。
艺术家永远不会被AI取代
说了这么多,再来看 DALL-E 生成的东西。
单从技艺上看,DALL-E终将在未来毫无悬念地秒杀人类插画师,但当它绘画的时候,没有丝毫情绪波动,它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画这些画,它的作品就像是家具城里挂的装饰画,是散发着浓郁塑料味道的工艺品,而非艺术品——记住,现代艺术家是将灵魂献祭给画布,而插画师只是遵循客户的需求办事。
所以在我看来,DALL-E与其说告诉我们AI可以创作艺术了,不如说告诉了我们“什么根本就不是艺术创作”,它自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匠人与艺术家之间的分别。
嗯,艺术家大脑里那些炽烈的激情,冰冷的郁结,那些不知何故就是想把“我爱你”翻译成“今晚月色真美啊”的冲动,AI没有,也不可能有,因为AI没有爱。
恰如作家贾行家所言:“艺术创作的真正内核是人这种碳基生命的个体生命体验。即便非常理性的艺术家,他的风格也不是能够靠穷举,计算这些方法来再现的,即便其中具有生命体悟的感性表达只占到了1%,那么这1%也是至关重要的……算法并没有这种基于身体的‘自我’,当然也就没有我们所日夜挂怀的生老病死和爱恨情仇,生命的限制正是生命力量的源泉,这就像石头不会死,是因为石头从来就没有活过。那么,计算机技术这种硅基存在它所画出来的画,所写出来的故事,都只是对碳基生命数据的提取和模拟,并不能算是‘人的艺术’”。
换句话说,只要人类的意识依旧如谜,只要人脑860亿个神经元依旧不可模拟,只要那种被人类称为“灵魂”的东西依旧神秘,艺术家这个崇高的行业就永远不会被AI取代,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