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编自《做课》作者:布棉 崔晓玲 著,36氪经授权发布。
做视频UP主、回答各个社交平台上的提问、创办自己的公众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知识分享的热潮,开启斜杠生活的同时,也打开了自己的第二财富通道。
你是否也想给他人分享知识,却觉得自己的经验没什么价值?你是否空有一身技艺,却不知道该选择哪个来分享,也不知道如何提炼和整合自己的知识才能吸引观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再或者,你是个公司管理者,有计划培养公司内部的培训师、明星员工来做课,而对方却因为觉得太麻烦而百般推脱?
三节课联合创始人布棉与资深课程制作人崔晓玲在新书《做课》中,为大家提供了一整套关于如何成为知识达人的策略与方法,包括如何整理/提炼知识资产,选准主题和定位等,助力你走上知识变现道路。
作为国内最早踏足知识付费行业的先行者,布棉在下文中,详细回顾和探讨了这个行业的机遇、经验与感想,是为《做课》一书的序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图源:unsplash.com
好为人师,我把制作出10万人学习课程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在我看来,做课程和做产品没有多大区别,也是通过课程的设计来满足学员在特定场景下的学习需求。在掌握了结构化课程设计的方法后,再保证课程数量和质量都在平均水平线之上。
我“好为人师”,不仅喜欢帮助身边的人解决问题,还会帮对方把问题背后的思考逻辑也梳理清楚。这一性格特点和丰富的项目经历,使我积累了很多经验,并把经验总结成了个人独特的工作方法。
因为经常与人分享经验,来找我咨询的人越来越多。我发现有一些提问出现频率很高,就把这些常见问题整理下来做成文档和教程。如果有些问题不能通过文档表达,我就会将其录成视频文件以便演示。
当教程和文档写得多了,我便又沉淀了很多经验,随后我开始在团队内部进行分享,也会将这些经验用于新人培训。
值得欣慰的是,我带的新人成材率还不错。
这大概就是我模糊“做课” 的开端。从开始做课至今,我累计做了超过 100 小时的在线课程,这些课程被超过 10 万人学习。
经验之一:课程要面向学习对象,做精比做多更重要
然而,我做课的历程并不都是美好的,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两次惨不忍睹的经历。
2013 年,我第一次面向非本公司的学员进行产品经理入门课的讲授,当时花了很多的时间去设计课程内容、查找资料,认真做课程设计,甚至还专门请朋友美化了 PPT(演示文稿幻灯片软件),随后我便信心满满地开始了第一次线下课程的讲授。
然而很不幸的是,课程满意度只有 3.5 分(满分 5 分),这肯定是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因为还包含了有的现场学员觉得讲师很辛苦而给的同情分。
这次做课经历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学员们普遍反馈课程的知识容量太大了,感觉听了很多内容却又没什么收获。
在这次课后的几周时间里,我根据学员们的反馈,将课程内容做了以下调整:
○篇幅由多到少。之前的课程几乎覆盖了产品经理工作的所有方面,在这次调整中,我把内容做了大幅删减,只精讲与工作最相关的重要模块。
○语言风格变得平实,减少“自嗨”的内容,不堆砌高大上的词汇,而是使用工作、生活中的说法来讲课,并减慢讲课的速度,让学员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降低 PPT 设计的华丽度。线下课程和大会演讲的 PPT 完全不同:演讲 PPT 要足够“高大上”,因此可以设计得华丽一些;而课程 PPT 的内容则更需要展现严谨、逻辑清晰,让学员既能抓住重点,又感觉有很强的引导性。
在将课程调整完之后,我把听首场课程的学员都邀请回来试听新版课,课程满意度竟达到了 4.8 分以上。后续的课程持续做了上百场,满意度评分一直没有低于 4.5 分。
这个调整让我意识到,课程要面向学习对象,做精比做多更重要。
经验之二:不同的学习场景,课程必须重新设计和适配
到了 2016 年,线下课程已经让我讲得炉火纯青了,几乎到了能明确在哪个点讲什么段子同学们一定会笑,提什么问题学员参与度一定会高的状态了。
此时“三节课”刚起步,我计划把线下的课程转换成在线课程。我当时心想:线下课程质量那么高,做成线上那不是很轻松吗?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和制作,课程上线到了公司的学习系统。我邀请了一些学生进行试听并匿名打分,课程满意度却出奇地低,只有 3 分。这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分数,这次甚至连同情分也没捞到。
我又感到了极其强烈的挫败感。再次跟学员进行深入了解后,我对课程做了以下调整。
○课程篇幅由少到多,覆盖更多的模块。在线课程的学员更希望进行系统化学习,因为课程可以被不断翻看,学习时间是充裕的,因此学员对内容的精细化要求进一步提高。
○PPT 设计从简单改为更充实、更复杂,并加上大量的动画。对于线下课程,一页 PPT 讲师可以讲半个小时,学员跟着讲师走就好了;但对于线上录播课程,讲师是不出镜的,而 PPT 中的动画可以抓住学员的目光,维持他们的专注度,学习过程也就不至于那么累了。
○语言上减少活跃氛围的互动元素,整体使用更为严谨的表达。在线录播课程没办法通过互动来调动气氛,因此需要重点将 课程逻辑做扎实,以经得起不断翻看的考验。
经过多次迭代后,线上课程的满意度和口碑都到了优良的水准,很多学员学完后自发将课程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后期我又在课程产品中加入班主任、助教等模式,奠定了“三节课”在线训练营的雏形,成为一种长周期在线学习的新模式。
这次调整让我意识到,同样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习场景,要进行适配和设计,才能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在跨越了以上两个困难的节点后,我对课程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面对不同的学员群体,要根据学员的学习目标,匹配最适合的学习场景,设计更优的学习体验,保证学习效果达成。
让行业精英能成功做出好课的具体策略
由于课程口碑还不错,有很多同行向我请教课程开发事宜, 希望我传授做课的方法,但很不幸,几轮尝试下来,讲授的效果并不理想,老师表达的原因大概有下面几点:
○“你对课程要求太高了,我感觉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
○“做课那么复杂,我工作很忙,没那么多时间做课,还是算了吧”;
○“我这个领域是很专业的,这么设计不一定管用”。
为了解决讲师的问题,我开始深入了解课程设计领域。然后,关于课程设计的相关资料,我发现以下几点现象:
首先,大部分组织课程、设计课程的教授对象是培训组织者,但如何帮助业务专家快速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却比较少。
其次,大多数是围绕线下课程设计的教学,有关在线课程设计得则少一些。
另外,还有一大部分是讲 PPT 设计技巧的,但系统化解决新职业类在线课程的较少。
图源:unsplash.com
由此,繁忙的各行业业务专家们(潜在知识KOL人群),需要的是快速把课程做到 70 分的方法,而这之中,降低做课的成本、提升做课效率很重要。
根据上述情况,我在《做课》一书中总结了在线课程设计的特点,业务专家只需要掌握其中几个关键模块,通过相应的设计工具,便可解决课程主干逻辑和课程设计技巧的问题,就可以有力地提升讲师的做课效率。
在这几年间,我们同时服务了数百名讲师,做出了数千小时的课程,很多课程畅销多年。
很多人问我,如何做出叫好又叫座的课程方法论,坦白讲,我不能保证根据《做课》中的方法就能把课程做到足够优秀,但的确可以通过结构化做课的方法,在保证基本课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做课的效率。
为什么要讲效率?
因为讲师面对的学员群体本来就是多变的, 学员所面临的场景也是多变的,讲师单靠一门课程就解决学员所有问题的概率极低,如果一门课程要覆盖尽可能多的知识,那就意味着课程内容会过于丰富,学员学习起来也会很困难。
如果讲师掌握了做课的方法,就可以快速设计多门课程,每个课程容量不必太大,但都解决学员的特定问题,这样,每门课程都是好课。
比如,某讲师的一门名叫“Word(办公软件)从入门到精通” 的课程,从最简单的文档编辑讲起,讲到使用宏来批量处理文字,大约需要超过 20 个小时。这门课程似乎非常全面了,但对于学员来说却是灾难,因为太难学了。
如果讲师把课程拆成不同的场景, 如“Word 公文写作入门”“通过 Word 宏编程实现公文自动输出”,让这两门课程分别面向不同的群体,解决不同的业务问题,学员 的学习体验将直线上升。
很多讲师觉得做课是“玄学”,要琢磨很长时间才能总结出一点经验。
而我希望能把这门“玄学”变成科学。科学就是把课程当成产品,通过结构化的方法来保证每门课程质量都在平均水平之上。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产品经理书写这本书的初心。我认为《做课》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可能不是那种一点就通、一学就会的书, 但可以帮你在决定做课时建立信心,并在做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参考和对照。
书名:《做课》,作者:布棉/崔晓玲,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简介
布棉
三节课联合创始人,“产品经理系列”畅销课程讲师,累计设计了超过300小时的在线课程,有超过5万名学员学习。本书的课程设计方法每年帮助上千名讲师设计超过2000小时的课程。
崔晓玲
独立课程制作人,三节课创始团队成员,在课程生产、服务、营销方面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擅长挖掘讲师内容的亮点,找到课程的卖点。